|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四川精典汽车服务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维修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固态电池投资人圆桌访谈:看好锂金属硫化物技术路线,把握关键时间窗口
新闻中心
固态电池投资人圆桌访谈:看好锂金属硫化物技术路线,把握关键时间窗口
发布时间:2022-07-27        浏览次数:109        返回列表
   今年以来,有多家固态电池企业在一级市场获得了新的投资,包括但不限于SOLiTHOR、卫蓝新能源、高能时代、恩力动力、辉能科技、Factorial Energy。
 
  近日,36氪曾持续关注的固态电池企业「恩力动力」获得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借此机会,36氪和恩力本轮及上一轮的多家参投机构的投资人聊了聊关于固态电池的开放性话题,包括本轮领投方红杉远景碳中和基金合伙人左林、日初资本合伙人杨凝、上轮领投方微光创投投资总经理徐越、以及连投两轮的博润资本合伙人姚磊。
 
  恩力重要的合作伙伴"国际锂离子电池之父"、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教授(John Goodenough)
 
  Q1如何客观评价固态电池赛道的不同技术路线?初创公司如何强化自身优势?
 
  左林:市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氧化物和硫化物两条技术路线,综合评估来看技术难度其实差不多,氧化物以半固态的形式落地会更快一些,硫化物相对来说研发周期更长,但未来有可能形成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初创公司需要在保证研发进度的同时,提升未来量产和交付能力,硫化物电池在初始商业化阶段肯定要瞄准对价格不敏感的高端应用场景,虽然牺牲部分循环寿命,但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杨凝:聚合物目前发展相对受限,氧化物被寄予厚望,但有较严重的界面问题,因此更多是半固态产品;硫化物电导率最好,电化学窗口宽,但因材料性质需改性或进行涂覆,对加工环境有独特要求,因此产业化难度较大。
 
  初创阶段主要看技术实力,但从实验室到中试,较强的商务能力、工程化能力等都非常重要,产品必须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进行研发、使用,才能够进行放大和商业化。
 
  姚磊:三种技术路线,各有利弊。国内创业公司基本沿袭氧化物、聚合物的技术路线,一方面考虑到制备难度以及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有硫化物技术专利面临日韩企业封锁的风险。恩力动力一直坚持硫化物技术路线的研发,同时在业内有领先产品的推出,证明恩力在硫化物电解质与电池工艺上的积累。
 
  创业公司在新技术领域有更强的冲劲和成功概率,相比于传统动力电池厂商,创业公司没有研发和商业化的包袱。但创业公司在供应链以及产业化的道路上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我们更关注团队和技术路线的特点,动力电池市场很大,但新技术需要有突破性、特有性,这对于公司的产业化、资本化都至关重要。
 
  徐越:电池性能的优劣是由材料体系、工艺体系决定的,那电池性能会被它最大的短板拖住。我们希望能寻找到持续迭代和技术路径上接近终局的公司进行投资。因此我们更看好离子电导率高于传统电解液的硫化物。
 
  对于恩力这样以顶尖技术、锂负极和全固态作为发展目标的企业,需要在各个材料体系上均有突破,每一块都不能落下。对于一些走小技术迭代小改进为主的企业,需要有非常非常快的落地量产速度。我们更看好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