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车企谋求“动力电池自由” 电池企业加速抢锂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正在成为决定整车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发布,锂矿企业和电池企业的业绩总体都不错,尤其是锂矿企业的业绩超强,龙头企业的锂矿业务额的净利率在70%左右,上游电池企业的利润率在8%左右就不错了,而整车企业的利润率在5%左右。”
 
  9月8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行业的利润水平已经是下游制造业中偏低的了,而锂矿行业的高景气,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预期增强形成的资源错配。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2.9%。
 
  但与此同时,包括碳酸锂在内的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也让全行业经受着巨大的挑战。
 
  “动力电池的成本已经占到电动车成本近60%,那我们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7月20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由于上游材料价格持续高涨,导致电池企业向一体化加速,除特斯拉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
 
  对此,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表示,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增长过快带来了供需失衡。尽管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动力电池企业的营业收入也随着提升,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大多数电池企业的利润下滑。
 
  从企业披露的半年财报也可窥见一二。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多数电动车企业亏损依然扩大,相比之下,电池企业和上游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Wind锂电池板块中的81上市公司中,有超过86%的公司实现收入增长,另有75%的公司净利润同比提升。其中盐湖提锂企业毛利率可达90%以上;15家锂盐公司中,有60%的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倍,其中天齐锂业归母净利润为103.28亿元,同比增长11937.16%。
 
  与此同时,电池制造环节的毛利率则在15%以下,甚至部分公司低于10%。宁德时代8月23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主营产品毛利率全线下滑,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下降近8个百分点;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毛利率12.49%,同比下降35.17%;欣旺达“电动汽车类电池”毛利率仅有8.76%。
 
  “自2021年以来,上游原材料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增加了企业成本端的压力。”欣旺达在财报中指出。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企业也选择将部分涨价压力转移给下游车企。今年上半年,17家上市车企中,近五成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超六成整车企业归母净利润出现下降。
 
  这也意味着,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力,正在成为决定整车企业未来成败的关键因素。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